
Scripture
Scripture
【弗6:1~4】1.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2-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4.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Interpretation
弟兄姐妹,今天我们所读到的经文,是基督徒家庭生活中关于亲子关系的教导。就像上文关于夫妻关系的教导一样,保罗会先吩咐关系中的弱方——儿女,要作一个孝敬听从的儿女,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是的,作为儿女,无论年纪或人生阅历,相较于父母而言,都十分幼嫩。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听从年长的一代,并富有人生阅历的父母,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此外,在旧约时代,上帝曾颁布诫命给自己的子民,其中的第五条就是“当孝敬父母”(出20:12)。保罗更指出“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这“第一条”的意思,不是指时间上的第一,乃是指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诫命。所以,上帝才在颁布这条诫命时,还附加了赐福的应许,就是“使你得福,在世长寿”,以凸显祂十分重视儿女孝敬父母这条诫命,这也是身为儿女的基督徒所行蒙上帝喜悦与赐福的事情。
儿女当如何孝敬父母呢?保罗给出三个原则。就是“在主里”、“听从”和“孝敬”。“在主里”是听从的本质,也是儿女听从和孝敬父母的总原则,我们对父母一切的听从和孝敬,都是在主里,也就是在圣经的规范下。因此,儿女对父母的顺从不是不加分辨的惟命是从。当父母的言行违背圣经原则的时候,真正孝敬父母的儿女有责任以谦和的态度,柔和的言语和智慧的行动去规劝父母。我们是在忠于主耶稣基督的前提原则下,对父母绝对顺从。“听从”也是“顺从”,指儿女愿意倾听和服从父母的命令,而且这是一种责任。在基督化的家庭中,儿女愿意认真倾听父母的命令,也愿意为了顺从父母而有所牺牲,这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孝敬”则包含了儿女对父母的爱、尊重和顺从。因此,“在主里”是孝敬父母的大原则,而“孝敬父母”又是“听从父母”的重要基础。就如萨蒙特所说:“顺从是责任,而顺从也是出于孝敬”。在此,我们需要留意,儿女这深深的敬意,不单是给父亲的,也是给母亲的。在当时女性处于弱势的社会环境下,保罗这吩咐显明: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绝不像一般世人所以为的,如同奴隶一样。尤其在儿女眼中,母亲与父亲有平等的地位,接受他们同等的孝敬与顺从。
关于孝敬父母,我们还需要处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有人一生孝敬父母,却不得长寿;有人完全不理这诫命,根本不孝敬父母,却长命百岁。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再来看一下记载在出埃及记第二十章12节,关于孝敬父母这诫命的原文:“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对于以色列人来说,上帝为他们建立的理想王国具有“神治”的特色。以色列在上帝所应许赐予的土地上接受上帝的管治,承受立约的福气和应许。因此,当他们在应许地上遵照上帝的旨意去孝敬父母时,上帝必然会在物质和寿数两方面赐福他们。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尤其到了新约教会时期,“应许地”的观念已经发生变化,上帝赐福的模式也随之更新。因此保罗不再说“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而是直接说“在地上”。
在教会这个国际性的属灵群体中,上帝固然仍会在物质层面大大赐福我们,但我们的主要关注点却应该是“在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1:3)。有两位神学家对此总结得非常好。伊迪说:“这牵涉了一个重大的原则,顺从父母的,在上帝的祝福下,可以延长寿命,因为这样的人能做到自制,心思清明,有所建设,这些都可以帮助延长他的寿命”。霍奇说:这关于长寿的应许与其他同类的应许一样,“是上帝的计划的一种启示,显明祂旨意的运行……肯顺从的孩子通常都是亨通又快乐的。这应许应验在个别的人身上,是为了彰显上帝的荣耀,也是为了人自己的好处。”因此,我们要知道,这关于长寿的应许之重点不在于每一个孝敬父母的人都必定长寿,而在于一个重视孝道的社群可以安定。因为家庭生活若不稳固,社会不可能健康,教会也是如此。
接下来,保罗教导作父亲的,这也包括母亲,因为教养儿女是父母双亲共同的责任。同时教养儿女也的确是侧重在作父亲的人身上,因为他要对自己的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向上帝负责。在今天这个丈夫于婚姻中严重缺席,父亲于儿女的教育中严重缺席的普遍社会环境下,保罗这命令是不是给作父亲的人一个极大的警示呢?在家庭中,母亲的职责主要是执行管教的原则,父亲的职责主要是设立管教的原则,并且确定自己的孩子们都能受到合适的教养。
非基督徒的家庭,我们就不在这里说了。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是基督徒的家庭。在许多基督徒的家庭中,最欠缺基督精神的地方,就是父亲对教养子女方面的心态是错误的!他们以为自己的任务就是维持家庭生计,给家人提供最优质的物质条件,于是就把教养的责任完全推给母亲。但上帝的命令却是:父亲要为自己的家庭方向负最大的责任。因此,关于父母的教养责任,保罗着重写给父亲,这是因为母亲通常都非常愿意承担教养与影响儿女的责任。
父母应该如何教养儿女?我们华人可能马上想到的是对儿女行使权柄。但保罗对父母的吩咐,却不是让他们行使权柄,而是约束权柄。可以说,保罗笔下的父亲,与那个时代的父亲大相径庭。保罗描述的父亲是一个自制、温和、忍耐的教育者。但当时罗马家庭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具有无上权威,管辖家中所有成员。更有甚者,父权的专制,不单体现在处罚家人方面,也体现在他掌管着儿女的生杀大权。一家之主有权处置儿女,好像处置奴隶和物品一样……。
但基督徒父母却截然不同!父母对儿女的教养首先是通过身教与言教,而且身教的影响远大于言教。父母对儿女的身教,主要在于:他们要刻意地去避免那些会造成儿女逆反的言行举止。“不要惹儿女的气”也可以翻译为“不要激怒儿女”或“不要叫儿女心中生厌”。保罗明白儿女的心有多么脆弱,若是父母对他们滥用权力,无视他们的少不更事,尚不成熟或经验不足,而对他们做出不合理的、令他们心生厌烦的要求,不单达不到正面管教的目的,反而会激怒他们,使他们的情绪完全失控,产生抗拒权威的不当言行。
一般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原因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就是溺爱和严酷。这两种态度与保罗指示作父亲的所该持守的两个原则截然不同,就是“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或译劝勉),养育他们。 ”
缺乏纪律的孩子通常会变得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不知道父母的底线到底在哪里,所以他们的表现就是不快乐和自我中心。而这些被宠坏的孩子在长大之后,仍然会认为事事都能如己所愿,他们横行霸道,不顾别人的感觉。这都是因为他们被父母溺爱, 年幼时就被容许在一些他们还没有判断能力的事情上瞎做决定。作父母的必须要知道,他们在许多事情上,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替孩子做决定,然后随着儿女的成长,逐渐帮助并引导他们去自己做出正确地判断和决定。在儿女年幼的时候,父母几乎必须为孩子做所有的决定。而现代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可怕的悲剧,就是作父母的容许儿女在很大的程度上做一些他们还没有能力做的决定。当今社会的乱局,何尝不是父母们正为自己曾经对儿女的溺爱、放纵而买单呢?
另一个会激怒儿女,导致他们叛逆的极端教养模式,就是管教过于严酷。严格的训练和严肃的纪律若完全没有爱和体谅就是严酷。军事化的纪律和管教,举手投足都受限制,最终不可避免的就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叛逆。父母的严酷通常会表现在以羞辱和压制的手段对待儿女,一些父母会有两样杀手锏,就是挖苦和嘲讽,这会形成对儿女人格的极大攻击与侮辱。当儿女犯错时,父母管教儿女是必须的!但父母必须要听主的话,固然有时少不了用权威,但这权威必须在爱中运用!父母万不可盛气凌人、武断专横,这对尚不成熟的儿女而言,实在是不厚道的行为。要知道,一旦父母在教养儿女时缺乏了对儿女的体谅和怜悯的仁慈之心,就会导致儿女“失了志气”,甚至他们会在心中敌视父母,导致叛逆、破罐子破摔的种种行为。最终痛苦的还是父母自己。而一旦我们愿意做一个满怀爱心,善解人意,总是用正面的语言去鼓励和引导儿女的父母,儿女的人格和天赋将如花绽放,他们的潜能会更多被激发出来,他们也会甘心乐意地孝敬听从父母。
最后,使徒保罗指出,父母若要避免儿女的情绪被激怒,行出叛逆或更糟糕的行为,就必须要“照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警戒”是指言语方面的教育和提醒,原则是“照着主的教训”,这是说,父母要按照主的心意去教育儿女,并且按照主的心意去提醒他们。 总而言之,随着儿女的年龄增长,父母的教育方式主要是用劝勉和了解来取代体罚。帮助儿女看见设定限制的理由,并且始终表现出爱和关怀。这并不是降低标准,而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强化这个标准。
说到体罚,老一辈的基督徒常常引用箴言“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13:24);以及“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箴22:15)为自己严苛的管教行为辩护。而新的一代却又往往矫枉过正,对儿女采取放任政策。因此我们要说:取代错误的管教,并非毫无管教,而是正确管教,真正的管教。而取代毫不管教也并非严苛无情,而是平衡的管教,节制的管教。最重要的是:父母必须清楚自己的动机。盛怒之下,感到自己的尊严受损之时,以及控制不住脾气的那一刻,都很危险,不宜施行管教。愿我们作人家父母的,都听一听钟马田牧师所说的话:“要管教儿女,先要能够自制……。请问,当你自己显然失控时,怎么有资格管教儿女呢?自制、控制脾气,是管理别人的先决条件”。
Pray
弟兄姐妹,让我们一起祷告:
亲爱的天父,祢的儿女都要感谢赞美祢。因为藉着祢的话语,祢让我们看到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软弱和失败。作为父母的儿女,我们实在没有按照祢的心意去好好孝敬顺从父母,我们不单亏欠了自己的父母,更得罪了祢;作为儿女的父母,我们没有按照祢的心意去警戒和养育儿女,我们总以为自己对儿女的爱已经无以复加了,但我们其实根本不懂得如何爱儿女,我们常常向儿女乱发脾气,并说一些诋毁他们人格的攻击性语言,以致常常激怒他们,使他们的心灵受伤,所以他们叛逆、破罐子破摔、不敬不听我们的话。这是我们对儿女的亏欠,更是我们对祢的得罪。恳求天父赦免饶恕我们的罪,也恳求祢赐给我们为人子女和为人父母的智慧,使我们靠着祢的恩典,去经营一个父母慈儿女孝的亲子关系,建立一个和谐、健康、不断成长的家庭。愿基督成为我们各家之主,愿上帝的荣光遮盖我们各家。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求,阿们。
Meditation
弟兄姐妹,天父的心意是让我们去经营一个父母慈儿女孝的亲子关系。若您的父母还健在,请及时行孝,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空留悲叹与遗憾。所以,问问自己,按照天父的心意,我还可以再为父母做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孝心,以让父母安心、快乐?若您有儿女,无论他们年龄几何,以无条件的爱与怜悯去善待他们,理解他们,鼓励他们,是智慧父母的选择,更是天父的心意。所以,为人父母者,请问问自己,我想留给儿女怎样的身教?如果您过去的教养模式出了问题,请郑重地向儿女道歉,尤其是青春期的儿女,求主赐给您智慧和勇气去与儿女和解,好让他们重拾信心和斗志,去面对他们前面好长一段风雨的人生路。
愿主赐福你!